气交灸法两年纪

2018年11月4日,公众号“重庆立新七针”(lixinqizhen77)推送了拙作《气交灸法》一文,时间如梭,转眼间就两年了,这篇文章阅读量已20万,然而一切仿佛才是昨天刚发生。


气交灸法属于传统中医隔物灸的范畴,借助由粗陶制作的碗形器具来施灸,所以单就灸具本身而言,它其实算是碗灸法的一种。
我最早接触到碗灸法,是十八年前,在乡下一位老人家里,见他往面粉里掺入一点所谓秘方中药粉,然后掺水揉成面团,捏成一个茶杯大小的面碗,底部戳个小洞,等面碗晾干后,放在患者肚脐上,在面碗里放入一团艾绒,点燃施灸。
那时候我已经运用了两三年的马氏温灸法,正雅兴大发,对所有的灸具和灸法都十分感兴趣,只要听说哪里有某种奇特的灸法,无论在本地或在外地,我都要跑去看看学学,也因此见识了许多相对比较传统的灸法,诸如隔物灸、化脓灸、雷火灸、太乙灸、观音灸、温针灸等等。
国内学习走八方,每到一处我都必定去逛当地的旧货市场,搜寻与中医针灸相关的古书古物器具,后来我设立古针灸博物馆,那么多的藏品,都是多年收藏而来。
正是因为对传统中医针灸文化过度痴迷,多年的临床践行加上广泛的阅历和古书古器对我的影响,以及善于观察总结并独立思索的习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以后来我能研发出立新七针系列针具,也让我遇到了别人几乎无缘见识的两种古老的民间中医灸具——灸碗与灸碟,并开始研发立新七灸系列,一切得来并非偶然。
见识了面碗灸,自然免不了也要学一下的,在运用对比一段时间之后,我确定这玩意儿不是我想要的,于是放弃了对面碗灸的研究和使用。
面碗灸法其实在国内还是比较多见的,我后来遇见与之不同的陶碗灸法,则是差不多约十年前,在乡下一位老婆婆家里,见她用一个茶杯大小的陶瓷碗,倒扣在小孩肚脐上,并事先在肚脐上涂抹生桐油,再在碗底放一团艾绒点燃施灸。我曾被朋友带去她家里看过两次,我当时也跟现在很多人看气交灸的感觉一样,认为不过一个普通陶瓷杯而已,没啥特别的,根本没起心思去琢磨,也就谈不上运用了。
直到我对人体卫气的理解比较通透的时候,有一天我躺在床上,突然想明白了老婆婆为啥家传几代都在坚持运用这个不起眼的碗灸法。很多当年曾被她治愈的幼儿,长大成人安家后,遇到自己的孩子生病了,首先想到的就是抱去找老婆婆施灸,这是何等高度的信任啊!
一个普通陶瓷小碗,既不高端也不神秘,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对之肃然起敬,但其实这个陶碗灸,与面碗灸不一样,也与艾条悬灸、温筒灸、隔姜隔药灸之类的功用截然不同。它是将陶碗倒扣在肚脐上,肚脐先要涂抹一点生桐油,灸的过程中陶碗会在肚脐上产生轻微的热负压。生桐油除了能润肤和密封,最重要的角色是引经药,将艾绒燃烧所产生的一部分能量通过脐部皮肤毛孔循经引入肝脾肾三经里去,所以不宜随便选用其他油品替代。
肚脐又名神阙,居人体中心之位,是人体营卫二气交合之处,脐下又是五脏六腑所在。因此在肚脐处施以合适温度和恰当时间的艾灸,既可以改善人体卫气的循行状况,也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还可以调理五脏六腑的分间,具有一举多得的功用。可别小看了碗灸在肚脐上形成的这点轻微热负压,它其实有积水成渊积沙成塔的作用,对那些久病大病体虚太甚的患者以及中老年人大有裨益。如果像拔火罐那样负压太大,或者碗底钻个洞来灸,或者用陶碗边灸边按揉抖挤肚脐,就谈不上养气,反而很容易破气。这类急功近利的灸法对体弱者将适得其反。
陶碗灸的意义是直接参与卫气的调控,间接的调控血液循环。卫气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之一,它支撑着人体的思维、运动、生理、意识形态等等功能,《黄帝内经》说“卫气虚则不用”,意思就是讲卫气太虚的时候,人体的很多功能就丧失了,出现诸如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健忘、便秘、偏瘫、不稳、抖颤、老年痴呆等等现象。
中医所谓的“气行则血行”这个气是指卫气,卫气太虚也会间接的导致人体血液循环无力或失常,血虚就会导致手脚冷凉、面色晦暗、腰酸腿软、肌肉挛痹、脏腑失用、人体迅速衰老等等现象,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都会引发多种久治不愈的急慢性疾病。
人体卫气是遵循着自然规律而循环的,受四时变化的影响,卫气在体内按卫气规律或上或下,或深或浅,或急或缓的循行。卫气也跟经脉一样分阴阳,分上下左右内外所在。所以内经把人体腰以上喻为天,腰以下喻为地,天地之交在脐,脐的左右为天枢,并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基于此理,我把陶碗灸更名为气交灸,并写了那篇名为《气交灸法》的文章,向大众推介。
但是,如果对人体卫气的认知不够,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也不会懂得这个碗灸方法的奇妙之处。所以很多从医多年的中医,听说了这个方法也不为所动。即便去用,他们除了拿来灸肚脐,还会想当然的用来灸诸如中脘啊,关元啊,足三里啊,三阴交啊之类的一些穴位,甚至用多个碗灸在整个脊椎上排成长龙一起灸,应了内经所说的“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悟通这个灸理后,最开始我对陶碗也是想当然的,曾推荐灸友们直接在市面上购买青花小茶杯小酒杯之类的杯子来做气交灸,我自己也使用那种青花瓷杯来做碗灸,就是始终觉得什么地方有点不太对劲。于是我第三次去老太太那里想看个究竟,这次去恰好碰上老太太家传的最后一个古董灸碗,头天被来做灸疗的小患者摔坏了。征得老人的同意后,我从垃圾桶里找出那些布满沧桑的碎陶片,如获至宝,拿回家请人做了银缮修复,于是我才有了这个来自清代的灸碗。

仔细端详后我才发现,老婆婆家传的这个灸碗与常见的陶瓷小杯有所不同,首先是陶碗的里面和底部,都没有上釉,只在碗的外面有一层釉。其次这个小碗的高矮和厚薄也有点特殊,于是我在市场上尽力去寻找类似大小的陶瓷茶杯和酒杯,企图能够找到现成的碗灸用品。
试过了青花瓷、汝窑瓷、德化白瓷、建水紫陶、紫砂杯、黑陶杯、土陶杯、砭石杯、木鱼石杯、玉石杯等等二十多种材料的小茶杯,最后我确定这些小茶杯虽然都可以用,但效果不理想,于是我想到了复制老人的这个清代灸碗。
在复制的过程中,我再次领悟到内经所讲的“和于术数”的意义,器型过大过小过高过矮所产生的效果都有区别,所以最后我确定了灸碗的口径5.5高度3左右,这个数,这是传统文化中的数术思想,不是精密仪器厘米毫米微米等量度概念,所以请不要纠结于灸碗的毫米之差,没有意义。老婆婆的灸碗为什么碗底碗内壁不上釉?是无意为之还是有意而为?经过反复对比实验,我终于明白全釉的瓷碗不适合做碗灸,无釉的细瓷也不适合,比较合适的还是用中密度粗陶泥制作再经1300°高温烧窑而成的陶碗。

为什么灸碗的碗底和碗内壁不上釉?因为釉其实是一种不透气的密封材质,艾绒燃烧会产生一种具有一定穿透能力的远红外波,如果满釉是透不过去的,瓷密度太高也难以透过,土陶密度太低也不适合,相对而言中密度的陶最适宜。老婆婆家传的灸碗也是用陶制作的,过去民间一些生活用品如酒罐米坛水缸饭钵之类都是用陶制作,相对比较有透气性,装食物不容易变质,这也应证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的“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这个传说。
选用中等密度的粗陶泥制作气交灸灸碗,还融入了五行的道理,中国有很多地方都产陶泥,但五行东方为木,木生火,火生土,土者中也,守中用中,因此东方偏南的景德镇地产陶泥成了我的首选,这就有了最早的粗陶青花灸碗和2.0灸碗。要让一个东西的能量变大或变小,利用五行生克之理是最有效的,后来我又在陶泥里加入相应比例不同产地不同颜色的天然石粉,令肉带骨,用这种特殊材料烧制而成的灸碗,颜色呈金土黄,不但比一般陶瓷更耐高温,而且艾气的通透性也更好,蓄热能力增强了许多,所以很多灸友都反馈3.0灸碗及3.0+黑金灸碗的施灸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粗陶。

 

陶的通透性肯定比瓷好,但李时珍讲的是“相传”,就是说他也只是听别人讲,并不是他亲自实践对比出来的结论,所以如果大家根据他一句传说就认定仅有蕲艾才能灸透酒坛的话,那就着相了。国土那么大。艾草品种那么多,能够产生较强穿透力的艾绒,绝不仅仅只有蕲艾。并且这东西就像辣椒一样,不同产地品种的辣椒,有的只辣嘴,有的会辣胃,有的可透毛孔,有的能上头面,感受是不一样的,你说哪种最好?艾绒的渗透力并非单纯的越强越好,要看综合能力,性味气哪方面更符合我们的需求,有的艾绒强于垂直穿透,有的艾绒长于搜经走窜,就要看我们是用来直透肌肉脏腑呢,还是用于顺透经脉,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灸法灸具和施灸部位来选择艾绒,不可人云亦云。
当然这里所讲的艾,都是指野生艾草,不包括人工种植艾。野生艾草是天地决定了它的品种、出生地、成长环境、土壤成分、湿度、气压、日照等等,天地自然会赋予它最佳的能量。就如白人黑人黄种人,是天地决定的人种和生活地域,虽然都是人类,但黄种人通常善于思维,白人通常多强壮,黑人通常爆发力好。人与人有别,药材也一样,无论什么品种的中药,纯天然野生的药性是最佳的,同一品种,生长的经纬度与海拔高度不同,功效可能截然不同,一旦人为的去划定区域来种植施肥培育,功效就差了不止一点点。
所以这又牵涉到了气交灸的燃料问题,同样的灸碗,选用的艾绒不同,功效可能会有天壤之别。相声大师郭德纲曾有一个段子“比如我和火箭专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烧煤,煤还得精选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科学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这个段子非常形象,关于艾灸所用艾绒,在中医界一直是纠缠不清的话题,艾草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制成的艾绒功效自然也不同,你说哪里的艾最好?如果认知不够,那就如盲人摸象,每个人说的都有理了。
家传碗灸那位老婆婆使用的是端午节的时候亲自到山上采摘的艾叶来制作艾绒,属于四川艾草的品种。我在研发气交灸的过程中,曾经对比实验了取自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川、陕西、广东、江苏、云南、广西等多个产地的艾叶艾绒,最后还是确认野生川艾更适用于气交灸,这时候我又进一步领悟到内经所讲九宫八风的意义。
什么叫天人相应?就是天文的斗转星移,地理的春去秋来,这些规律不但影响着人的肢体结构,还影响着人的脏腑能量,研究医学绝对不能忽略了天文地理人事。古老的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起源之一,也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河图代表天上星辰规律,洛书代表九州地理规律,所以内经讲“天垂象地成形”,这样我们一下子就能明白为什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再把人与河图洛书相应,我们就能解释为什么心肺肝脾肾各有功能不等,为什么左手与右手左脚与右脚的灵便性会有不同,也就能很好的理解人体的血气在什么部位需要什么样的能量去推动。
所以陶碗灸的最佳燃料,是采用高海拔地区野生川艾制备的艾绒,每次施灸都会口舌生津,反之种植艾和其他产地艾绒,灸久了很容易口干上火。这是因为四川位居九州之西南方,川北高海拔地区野生的艾草,艾叶里储藏的能量就是与众不同,最适合用来循经助推卫气。所以我们无论怎样实验对比,只要是合于道的方法,到最后一定是川艾胜出。这是自然使然,并非想当然,也不是商业炒作。
中医真正的精髓,并不是那些秘方与技法,而是时间、空间、度数,这三方面的认知与掌控,决定着一位医者的层次高低。现在最适宜的灸碗有了,最适宜的艾绒有了,最适宜的部位有了,剩下的重要问题就是最适宜的施灸时长了。但具体要灸几壮?你问我,我也不知。
我无法在不知前提的情况下就贸然告诉你应该灸几壮,只能说大概灸1—5壮,如前所说,人与人不同,到底应该灸几壮,要综合考虑受灸者的年龄、体质、病况、施灸环境、施灸时节等等情况,根据具体的节律才能决定。比如老人与孩子,灸壮有区别,常人与病人,灸壮有区别,同一个人,夏季和冬季灸壮有区别,早晨与晚上灸壮也有区别。而且艾壮做得松紧不同,灸壮也有区别,这样才符合自然,符合规律。
气交灸是助力卫气循行的,能够逐渐增强卫气的能量,但同时也必然会消耗一些能量。这就如人类社会,繁荣与发展都是在前期投入的一些基础建设之上得来,婴儿长到成人要消耗大量的食物,做生意赚钱要投入一些本钱,先干工作才能得到工资都是同样道理。而且具体的需要消耗和投入多少,还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有些事情可以一本万利,有些事情只能日积月累,有些事情真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所以人最怕的就是没自知之明,你得照下镜子,瞅瞅自己啥模样,掂量一下自己到底几斤几两,比如体弱太虚者,能量已经快枯竭了,你就肯定不能多灸常灸,从一壮开始就可以了,慢慢观察总结逐渐加量,贵在坚持,因为你本钱有限,做不了大生意啊,稍微灸过一点点,你都承受不了的。如果是身体气血皆有余者,能量已经过剩,你也肯定不能多灸常灸,气血过旺也并非好事,此时你需要做的是增强循环,多运动,尽量让自己的节律合于四时阴阳五行,如此才可以健康长寿。
更多的问题,就是学习的意义了,身体是你自己的,慎之,重之,知之,值得。
谨以此文,纪气交灸法面世二年!

 

本文来自“重庆立新七针”

留下评论

鲁ICP备130015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