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腹部,“调控”全身的经络网!

探秘腹部,“调控”全身的经络网!

 

了解下腹部,也就明白揉脐的效果为什么这么好!–阿强

深入,肚皮里的3D世界

 

田 原:能遥控全身的“腹部神阙调控系统”是怎样一片风景?

薄智云:我最早也是误打误撞关注到腹部的,但经过几十年的临床探索,就发现,这片看似平静的肚皮不简单,里面有大天地。撇开我们熟知的里边的脏器,光是这肚皮上的经络就有大文章。以前光知道这儿有传统经络通过,我在这些已知的经脉之外一针针去扎,发现绕着肚脐还藏着一套“先天经络”。为什么说它是“先天”的呢?根据我们的临床研究,它以肚脐为原点,比传统经络形成的时间还要早,是人类还在母体中,只是一个胚胎的时候,就已经在逐渐形成的经络系统。而后天经络系统其实是它化生出来的一个分支,相当于一篇大文章上的一个片断,是在我们出生以后才开始启动、完善的。

田 原:像是从冰山一角探寻出一整座冰山。这个调控系统是一个大经络网,而且是在传统经络之上的?

薄智云:对,它与传统经络是立体交叉的关系,是相关联的,就像立交桥一样,不是平面的,而是分为几个层次,单独调节哪个层次,都能治疗相应层面的疾病,解决不同的健康问题,综合使用呢,威力就更大。

具体是个什么样的层次呢?看我们研究出来的“腹部神阙调控系统”经络穴位图就很直观了。

这个“先天经络”大系统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在最深层的脏腑,这个像蛛网一样的结构,我称它为“八廓”,因为它整体形成一副后天八卦的模样,左肝右肺,上心下肾……不同的区域,对应了不同的脏腑,这个“八廓”层是“先天经络”的核心层面,是“先天经络”的始发地。

 

田 原:这张图上的对应关系,我们怎么来用呢?

薄智云:比方说,在小腹部的气海穴和神阙穴之间画一条线,我们用手来按一按这条线下边的部位,如果感觉到里边发空,像有一条沟,腹肌没有什么弹性,那就说明可能有肾虚的问题。这个区域,对应的就是八廓图上的肾区。

【理任脉】将左手拇指腹叠于右手拇指指甲上,左手无名指与右手无名指相对,右手拇指腹放于中庭穴处,向下匀速缓慢轻推至关元穴。提起返回至中庭穴,此操作反复5次。

田 原:有中医认为,一个人身体的好坏,与肾气是否充足关系密切。气血不足,乏力,身子弱,但吃补药又是虚不受补。您如何理解呢?

薄智云:还要发挥我们这双手的神力,有个简单的手法,坚持一段时间,能够起到肝肾同补的作用。把左手叠在右手上,左手心贴着右手手背,右手掌心敷在肚脐下的关元穴上,顺时针轻揉18次,再逆时针轻揉18次。一定要注意,是揉不是搓。右手掌心中的劳宫穴一定要紧扣关元穴,在揉的过程中,右手掌要始终固定在肚皮上,避免来回滑动。

田 原:最里层解决了脏腑的疾病,第二层呢?

薄智云:第二层在“八廓”层的上面,就是我们熟知的传统经络,有腹部正中的任脉,左右各3条足三阴经,左右各1条足阳明经。这些经脉是身体气血的大通道,像平时常见的手凉和脚凉,就可以通过推掸传统经络中的胃经改善。后面我会详细说说我的“舒腹养神操”,就专门调理腹部这一层的经络,推掸胃经,就是这套手法里的第一个手法。

肾虚型高血压,会有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原因就是气机不畅,气血上下通达得不够,理一理任脉,它贯穿上中下三焦,梳理起来很舒服。

然后说到这个最表层,是最有意思的一层,我给它起了个小名儿叫“神龟”,它是腹部的一张全息网,很浅,就在肚皮上,如果扎针,只需要扎进去1~2毫米左右。神龟层和八廓层一起,组成了“先天经络”体系的“表”和“里”。八廓层是“里”,这个神龟层是“表”,中间夹着传统经络层。

田 原: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龟”一直是个很特殊的符号。您取的“神龟”之名有什么寓意呢?

薄智云:是曹操一句话给我的启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是长寿的象征,把这张图命名为“神龟图”,也意喻它能给人们带来长寿、健康。

田 原:我看这小神龟,还有点儿像一个立体的小人形,有头、有胳膊、有腿。

薄智云:很有眼力啊。我们在这一层上治疗四肢 、头面部的疾病,效果立竿见影。这个“神龟”的头,对应人的头部;手对应人的手部。

治疗初得的病、急病和局部问题,大多就在这张图上找对应点,效果特别好。

田 原:过去人们一直以为人体里只有一套经络系统,但您将巴掌大的腹部,从表往里细分成了三层,这就形成了一个3D的立体结构,就像3D电影一样。人体气血的流通在这几个层面上纵深沟通,竟好像是可以想见的了。

薄智云:没错。说得再通俗一些,我们身体的经络树就像植物一样,根在八廓层,树干是传统经络,树叶上粗细蔓延的叶脉,就相当于神龟层。

正是因为这只神龟的发现,让藏于“先天经络”里的能量,能够重新开启。通过对腹部皮肤浅层的刺激,很轻松地就完成了对气血的调配,气血有序了,身体就好了。

因为神龟层就在薄薄的这一层肚皮上,所以我只是在她(编导)的腹部轻轻推、掸了几下,她很快就感觉到疲劳消失。如果每天都能这样推、掸几下,更好,流水不腐嘛,还能缓解颈椎病和腰椎病的一些个症状。吃饭吃得太急,或者胀气,消化不好,可以用掌心摩一摩、掸一掸腹部,帮助身体理气。

田 原:三层经络,这让我们立体并周详的理解我们生命的三扇大门。

薄智云:总体来说,内脏出现问题了,我就在八廓里找控制点,胳膊腿出现问题了,就在神龟图上找,气血供不过去了,就在中间的传统经脉上去疏通。全面包抄。

 

 

生命的配电箱

 

田 原:先天加后天,全面调动了人体库存的能量。

薄智云:从西方人的视角来看,气血是什么?就是生命所必需的能量。得之则生,失之则死。我们谈先天经络也好,后天经络也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通过调节这些经络,控制、调动气血,让郁滞在某一个地方的气血和能量,能够被打通,重新供应到全身的每一处。

经络是什么?中医常说经络,常用经络治病,说白了,就是气血输送、运行的通道。就是能量管道。

田 原:彭子益说过这样一句话:脏腑就像是蓄电瓶,经络就像是导线。说得再形象一些,人的肚子,就相当于一个大型的配电箱,人体里无数的经络,就好像居民小区里面成千上万条电线一样——这些电线是被埋在墙体后面的,在很隐秘的地方,用一种我们看不到的方式,将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电能,传递到千家万户。

薄智云:人体的经络,也要24小时不间断地将生命能量,传递到周身每一处。有气血濡养的地方,“通上电”了,才会有生机。

这样比喻,肚腹肯定就是高压电箱!生命的所有蓄电瓶都在这里边儿装着呢。围绕着脾胃,不管是从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的角度来说,人体重要的脏腑,先天之本的肾,还有肝、胆、大小肠,以及女人最重要的子宫等,都被收藏在腹部。

所以古人认为,腹部,就好像人身上的炉子,是用来炼造生命的重地,不只是说胎儿在女性的腹中生长,人赖以生存的消化系统也全都在这儿。国医大师周仲瑛先生就认为:凡腹皮宽厚,为五谷丰盈之象,主寿;妇人凡腹皮宽大者,多子。反之,如果腹部塌陷,多是脏腑功能薄弱,气血虚衰的征兆,所以有“腹皮着背,不出三年死”的说法,说这个肚皮都快贴到脊梁骨上了,脾胃生化气血远远不足,人的寿命就短。

当然这是一种象形思维。古人认为肚子是脏腑的家,应该敦厚而温暖,藏在里面的脏腑和子宫,才能被保护得很好。当然,这个敦厚不是过胖。

正因为腹部收藏了这么多宝贝,它才成了全身经脉最密集、穴位最密集的部位。

田 原:如此说来,我们的这个腹部太重要了!和我们平时的重视程度严重不符。我突然想到,这个肚子的大小、胖瘦、是否变形等,直接影响了先天能量的问题。

薄智云:对。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一定会谈到。

 

肚脐连起“前世”与今生

 

田 原:先天经络和后天经络,思考一下,这个先和后是怎么连在一起的呢?

薄智云:按照人们以往的理解,不管是在出生之前,还是在出生之后,用的都是一套经络系统。其实,可以说,先天和后天之间也就是脐带剪前和剪后的过渡,但很明显的是,先天经络是围绕着肚脐这个原点铺开的,后天经络则是沿着四肢去走的。小孩子出生之前,这些“电线”并不是那么完备的,我们最早的“能量通道”在哪儿?在胎儿期,我们的气血从哪儿来呀?脐带。

胎儿最初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甚至排泄功能,都必须要通过脐带和胎盘的连接来获得。自然地,脐带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系统,在胎儿周身、里外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才能将从外界(母体)吸收进来的营养,均匀地散布到身体各个组织、器官,滋养生命,再收集胎儿身体的代谢物,排出体外。

只有脐带功能运行得正常有序,胎儿才能安然生存。这和我们后天需要通过经络来进行气血的代谢,正常地向身体各处运送营养、排解废物,是一个道理。

最初连接脐带的系统,这个以肚脐为原点的网络系统,我认为就是人类的“先天经络”。胎儿出生以后,那个经络随着脐带被剪掉,咔嚓,也断了,与此同时,依靠“先天经络”维持的生命时期就告一段落了,进入后天的阶段,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我们的“生活习性”首先就发生了改变。这就像“冰河时期”结束之后,地球进入了温暖期,从“天人相应”的角度来说,大量的动植物,在生态和生理结构上要发生一些变化,来适应新的环境。

田 原:哎,这个认识很大胆,也很有意思。我在《子宫好女人才好》这本书里,着重讲述了王氏女科的一个支流从祖辈延续下来的观点——人一辈子有两世,前生是胎儿期,后世是降生以后。这两辈子是截然不同的。

薄智云:人在出生以后,确实就好像又获得了一次新生,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人在出生以前,一切的生命机能,都要靠脐带、先天经络来维持,但是到了后天,脾胃功能开启,它的位置,也被提升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高度上来。

原先靠脐带获取养分,这时靠什么呢?靠吃食物生存。

后天的气血,除了先天传承下来的很有限的一部分之外,全要靠脾胃这个出生后开启的“发动机”从食物当中来提取、化生。化生成的气血,同样需要经络这条“能量通道”输送到全身各个地方,维持各处的正常机能和健康状态。就像大树从泥土里吸收了营养,还要通过它自己那套系统,灌输进每一片叶脉,树叶才能繁盛一样。

到这个时候,“先天经络”的功能,可以说与“新生命”已经不匹配了,它虽然并没有消失或失去它的功能,但在脐带这条通道闭锁了之后,就成了一个隐性的存在。那怎么办呢?身体的另一套系统,后天经络系统,也随着脾胃功能的开启,开始启动,并逐渐成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以十二经络和任、督二脉为主的这套“后天经络”系统。

田 原:可以将脾胃理解为“新生命”系统的一个开关。像新官上任一样,带来了全新的身体制度,迅速调配起生命的另一套巨系统。

薄智云:对,要不怎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呢?怎么说现代人的病,绝大多数,都和脾胃功能的失常有关系呢?包括颈椎病、腰椎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生成,都跟脾胃密切相关。

如果从“腹部神阙调控系统”的角度来说,脾胃相当于后天经络的“始发地”,它的重要可见一斑。所以我在临床上,也非常注重对脾胃的调养。它是一个为全身经络提供新资源的能源库,这个能源库的机能瘫痪了,或者腐败了,必然要影响到气血的给养。如果气血不足,或者不够纯净,比如吃多了滋腻的东西,血液里也会充满油脂,那各个方面的病不就都来了吗?

同时,腹部也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内经》中有句话:“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说的就是一个人,如果一升一降的通道受到阻滞,生命就要出危险了。

根据腹诊的经验,腹部的弹力如果变强,肌肤由枯燥变润泽,说明这个人的体质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在这个生死攸关的地方,已经有充足的气血来灌溉了,才会有这么好的弹性。反之,就是体质变差,甚至将有疾病发生。

田 原:我的一个女友就有过这样的体验。她的皮肤很白,唯独肚子这儿的皮肤是土黄色,特别突兀,她也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后来通过饮食和药物调理脾胃,觉得身体慢慢好起来了,一观察,肚子这儿的皮肤也变得白皙细腻。

薄智云:所以中医一再讲“食饮有节”,教大家健康地吃东西,在面对美味时,不要过度顺从于食欲,不要贪吃。吃多了一口,吃杂了一筷子,当时感觉好像没有什么,其实都有可能阻滞肚腹这个“升降枢纽”的顺畅。

田 原:和过食相反,现在“辟谷”悄然流行,或者一周里固定有一天不吃饭。甚至不乏有人追求食气而生的境界。有点回归倚赖“先天经络”存活的趋势。

薄智云:其实我们古代是有“食气”文化的,《孔子家语》不就有一句话嘛,“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还有西汉时期的《淮南子》这本书,是当时的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也说到“食气者,神明而寿”,侧面说明当时的皇族也是推崇这种方法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也有很多人,包括历史上很多皇帝,为了求长生,求当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结果走入了偏误。应该说,“食气”更倾向于一种理论上的方法,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田 原:现代“食气而生”的范例也有。国学大师南怀瑾就曾经试过辟谷28天,水食不进。很多人向他求教,但他还是告诫大家,一定要懂得气功,让胃肠内充满气,尽管里面没有食物,却能够让它的功能还正常运行,否则是很危险的。但是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个启示,就是纯净的空气,是能够给身体带来良好营养的,平时可以多注重锻炼深长的呼吸。这也是中里巴人很推崇的一个养生方法。

 

让肚子停留在青葱岁月

 

田 原:沿着先天经络,我猜想,是不是有可能探寻到现代医学所说的基因层面的一些奥秘。

薄智云:应该是等同的。西方这些年对腹部的研究一直是不遗余力的。《中国科技报》1997年报道了一篇名为《美国科学家认为人有两脑》的文章,美国科学家把腹部称为“第二大脑”。其实我早在1993年,在《北京中医》1993年第4期上就发表了《神阙布气说与腹针》这篇文章,介绍“神阙调控系统”,就是以肚脐为核心的这么一套腹部先天调控系统,早于西方4年。

为什么西方会提出腹部是人类“第二大脑”这么个理念呢?因为他们通过很多的研究,发现在人的肚子里,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个神经网络包含了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比骨髓里的细胞还多,与大脑的细胞数量相近,而且,细胞的类型、有机物质及感受器都极其相似。甚至提出了“腹脑”的理论。就是腹部大脑啊。

可以说这个由“先天经络”所生成的系统,是有着天然智慧的,这种智慧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可以说是人类最本初的智慧。这一点,不是后天才经过人为训练的大脑可以比拟的。

“腹脑”理论认为,腹部甚至有记忆功能,过度或持续不断的恐惧不仅在头部留下印象,甚至会给肠胃器官打下烙印;在沉睡无梦的时候,肠器官的节奏是柔和的波形运动;但做梦时,内脏开始出现激烈震颤;40%的肠功能紊乱者,同时也患有恐惧症,并且情绪长期抑郁。

反过来,腹部要是不舒服了呢?人也会浑浑噩噩的,脑子打不开。

田 原:其实细细回想来,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体会过腹部器官和情绪之间的联系——情绪波动会累及肠胃,不是胃疼,就是胃胀,或者有反胃等感觉。

薄智云:而且,在腹部与大脑之间,腹部往往还是那个幕后的操控者。这个观点有待认识。

现在有人提出一个腹龄的理念——除了身体的年龄,我们还有一个腹部的年龄,如果腹龄接近年龄,那一定是健康的,如果腹龄远远超过了年龄,就可能有潜在的疾病发生了。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一直到青年时期,我们的肚子都处于不胖不瘦的阶段。那时候的肚皮有很好的弹性。中年之后,发福了,腰围加大了,体力下降了,很多毛病出现了。尤其在更年期之后,许多人肚子的肥胖加速了,越来越向宽的方向发展,精神越来越差了……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同龄人,和小十岁左右的人,进行一个大概的比较。如果能够和年轻的肚子形状保持一致,那说明腹龄还很年轻,身体很好。

田 原:我有一个同龄的女朋友,她说:“我不能掌控我的容貌,但是可以掌控我的身材。”尽管也是40多岁的人了,背影看起来,却拥有像18岁大姑娘一样的腰肢,而且一直保持着年轻人那种步态轻盈的感觉。几十年来,她一直坚持穿平底鞋,每天走几公里路,用她的话说:走路是最好的运动。

薄智云:这个理念很好,更难得的是她做到了,其实谁都不是一下子胖起来的,一年胖2斤,十年就是20斤,肚子就出来了……

有关肚子的报导:

2000年11月17日,《环球时报》刊载了记者苏程的一篇文章《肚子,人的第二大脑》,字字句句,都不断冲击和刷新着人们固有的理念——身体并非由大脑所控制,“腹脑”才是那个“垂帘听政者”。

德国流行一句俏皮话,“在肚子里选择最佳方案和做出最佳决定”。

从腹部到大脑的神经束比反方向的要多。90%的神经联系是从下至上的,因为它比从上到下更为重要。人体的神经传递物质——血清基95%都产生于腹部的“第二大脑”。这套神经系统能下意识地储存身体对所有心理过程的反应,而且每当需要时就能将这些信息调出并向大脑传递,这也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理性决定。

当腹部神经功能紊乱时,腹脑便会“发疯”,导致人的消化功能失调。此外,许多科学家已将一些病症的起因归为“第二大脑”的神经系统没有发挥功能,例如神经性恐惧症和抑郁症等。

在患老年性痴呆症及帕金森病的病人中,常在头部和腹部发现同样的组织坏死现象;疯牛病病人通常是大脑受损而出现精神错乱,与此同时,肠器官也经常遭到极度损害;当脑部中枢感觉到紧张或恐惧的压力时,胃肠系统的反应是痉挛和腹泻。

精神性药物或治头部毛病的药物对肠胃也会起作用。比如抗抑郁症药可能引发消化不良,治偏头疼的药可以治疗肠胃不适。不久前,一种治疗肠功能紊乱的新药投放市场,而这种药物原来是用来治疗恐惧症的。

原文:TY时光

 

 

留下评论

鲁ICP备13001525号-2